1. <dd id="iqy0r"><pre id="iqy0r"></pre></dd>

      1. <em id="iqy0r"></em>

        <th id="iqy0r"><pre id="iqy0r"><rt id="iqy0r"></rt></pre></th>
        • 開放平臺 鏈接共贏 立足消費升級 發現商業未來
        • 內容標簽
        • 商務合作:18657199635  展會合作  QQ:3122108925  會員服務400-873-2018
        • 注冊|登錄
        紅榜健康食品網 | 環球食品博覽網

        佐大獅創始人兼CEO戴振開:方向比努力重要1000倍

        來源:騰訊創業   添加時間:2022-10-23 11:53:24

        這是新消費品牌創業的黃金時代,短短幾年,大消費領域各賽道格局波詭云譎,大量新消費品牌異軍突起,傳統品牌也在謀求變革。但硬幣的另一面,是許多熱門賽道和網紅品牌曇花一現,絢爛過后,徒留一地雞毛。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賽道才能撐起長青品牌?什么樣的打法才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逐浪新消費品牌,對創始人又有什么樣的要求?

        本文節選自“藍鯊·新消費私董會第1期”,希望對新消費創業者、投資人乃至從業者有所啟發。以下,Enjoy:

        大家好,我是佐大獅創始人兼CEO戴振開,大家都叫我老K。本地生活服務,我做了近10年,創辦佐大獅前,我曾在餓了么負責交易平臺,在美團點評負責休閑娛樂頻道。

        今天我主要講三點:

        1.關于賽道選擇

        2.我們對品牌的理解

        3.創業過程的一些反思

        1

        天花板、天花板、天花板

        第一個問題是創業賽道的選擇。對于CEO而言,我認為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對創業公司來說,聰明和勤奮只是基本門檻。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你再努力再聰明都沒有用。

        創業前,我思考的最關鍵的事情是:創業賽道到底怎么選?天花板很關鍵。如果你選的賽道天花板是個萬億市場,就好玩很多。如果天花板很低,你還想做成一個上市公司,我的建議是,還是別干了。

        1、產業復合年均增長率

        無論你選擇什么消費品類,一定要計算你有多少用戶。一旦你選擇了一個很少人用的品類,隨便你怎么折騰,起點就能看到終點。

        選擇方向時,一定要對CAGR(產業的復合年均增長率)敏感。CAGR很高說明天花板很高。當然,CAGR很低時也有可能天花板很高,說明是個超級紅海市場。大家有沒有在CAGR超過100%的行業創過業?我經歷過,這種增長速度,想都不用想都可以進去創業。為何高榕會投拼多多?就是看到了這家公司恐怖的增長速度。如果CAGR很低,低于10%,除非是國家項目或民生項目,否則哪怕做到行業第一又怎樣呢?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創業的不可能三角,尤其是消費上,你很難找到用戶滲透率、消費頻次、客單價都很高的品類。你們要做個抉擇。用戶滲透率高的百分之百是紅海。這三者之間,我認為消費頻次很重要。如果你選擇了一個低頻的行業,你打廣告的效率比別人低很多,投完后要做好長期教育市場的準備,你要熬,熬到“剩者為王”。高頻有什么好處?

        你可以快速試錯,快速獲得反饋,所有的營銷轉化效果都可以乘以N,它是一個指數型增長。當然,還有一些低頻、高客單的行業也是好行業,但這些行業往往都有巨頭。

        你得分清田里的、鍋里的、碗里的。初創時,創始人會特別激動地告訴大家,自己進入了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但你要算清楚自己碗里的有多大,否則真的是自嗨。

        當時,我也覺得我進入了一個萬億級市場:海天頂峰期的市值接近7000億元了,調味品市場大得一塌糊涂。但我發現,醬油這個品類在調味品里就占了30%-40%。去掉醬油,基本上也就是小幾千億元的市場。

        在天花板這件事情上,最忌諱的就是自己騙自己。很多創始人一上來就特別喜歡講二級火箭的故事。但我告訴大家,投資人對這個不感冒:你一級火箭做好了再跟我說二級火箭。千萬不要把二級火箭的故事講得比一級火箭還精彩,不然你怎么不直接去做二級火箭?

        消費品最好的、最幸福的是,你有一個拳頭產品,在一個品類里就可以做到10億元。(這樣)你的戰略、組織、資源全部開始分叉。所以,消費品公司能否做好,第一個判斷就是,你是否有一款產品可以做到10億元,能做到就是一個性感的故事。因為你的一級火箭很強壯,二級火箭才能搭上一級火箭的力量。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2、天花板決定人才梯隊

        什么樣的產業,吸引什么樣的人才。

        小賽道留不住好人才。你的賽道天花板越高,招人越容易;如果你的賽道天花板不夠高,一流人才跟你關系不大。

        如果今天你搞新能源行業,跟特斯拉一樣,常青藤的學生你都可以招到。原來在餓了么的時候,當10平方公里內有1000張訂單同時發生,分配給誰效率最高,就涉及算法,那時候外賣、零售代表未來,招人特別容易。

        人才吸引人才。很多時候,大家說招聘靠HR,但在我眼里,招聘就是靠人才。公司人才越多越好招,公司人才不多,招了也留不住。

        A player找A player,B player找C player。如果你是一流的人才,你能招進來的基本上都是一流人才;如果你是一個二流的人才,你招進來的基本上是三流的人才。這就會導致一個效應,你的公司越強則越強,越差則越差,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

        3、天花板決定人生效率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原來在餓了么的時候,張旭豪天天都在講,創業這件事情最怕的什么?我們折騰了好多年,轉身一看,我們在一個小市場里。相信每一個創始人在創業之初,一定承諾過團隊買別墅、買好車。但當你創業很多年,發現自己在小水泊里,吹過的牛很難圓過來的時候,你就會痛苦。對于創始團隊來說,創業三四年,沒有可觀的經濟、經驗回報的話,大家肯定接受不了。這說明我們浪費了很多時間,人生效率會很低。

        2

        成功的消費品公司,一定踩中了需求拐點

        需求拐點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我去觀察做消費成功的企業后發現,他們一定踩中了需求拐點,需求爆發了,供給跟上,就能爆掉。

        1、需求的遷徙和變化

        那么問題來了,需求拐點是啥?雷軍說過,風來了豬都會飛。對我而言,這就是社會發生了需求拐點。研究需求拐點就是研究需求的遷徙和變化。所有的拐點來自科技進步、社會環境、國家政策等。

        我自己經歷了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團購大戰、外賣大戰我都是核心成員,科技進步帶來的需求拐點變化,我有切身體會。

        叮咚買菜、英科醫療、分眾傳媒都是踩中需求拐點的公司代表。2019年,很多人感覺叮咚買菜要死了,但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叮咚買菜每天都賣斷貨,數據反向增長,它又拿了一輪大錢活下來了。在(新冠)疫情中獲益的公司還有做醫療手套的英科醫療。城鎮化則給分眾傳媒帶來巨大的機會,城鎮化建設要不斷蓋樓,就能放置智能屏,現在它覆蓋了中國3億白領用戶。

        2、需求拐點踩對了,最難的是堅持

        需求拐點這件事情,我不太相信風口論。對創業者來說,當風口來的時候,當巨頭來的時候,再去創業已經比較晚了。

        社區團購,去年火到爆,但只有超級有錢的巨頭能不計虧損地砸進去。餓了么是2008年成立的,有一段時間做外賣做不下去了。為了養活公司,張旭豪、康嘉(餓了么創始人、聯合創始人)還去“挖煤”(指刷機)。2013年,朱嘯虎(金沙江合伙人)投進來,外賣市場熱了,餓了么熬了下來,最終走到今天。(幾個)大學生創業,10年賺了100億元。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在我們公司內部有句名言:最重要的是選擇,最難的是堅持。你選對了,熬不下去也錯過了。你選對了,且熬下去就成功了。怎么知道自己選對了還是選錯了呢?首先得判斷賽道大不大,賽道大還有堅持的欲望,賽道小你就別堅持了。

        (每個創始人)都可以自問一下,你的賽道是否在需求拐點上?或者將來有沒有機會成為拐點?如果沒有,可能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個小賽道。

        3、需求拐點不變的特征:人們對圈層躍遷的渴望

        我越做消費越覺得人活著只為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更好的自己,第二件事情就是更好的生活。人類發展的基本邏輯,人性中不變的點是對圈層躍升的渴望。

        全球最經典的商業模式是C2C,即Copy to China。但對我們來說,C2C機會不大了。因為中國在很多領域,尤其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領域里,已經領先美國了,美國可能要Copy to America了,就是C2A了。

        我們的機會是什么?1 TO 3:就是怎么將一線城市的需求搬到三線城市。我家在農村,我的很多發小都在工廠里上班。每年過年我們會一起打牌。有一次打牌時,一個發小看到我戴了塊幾萬塊錢的手表。前段時間,他居然打電話問我,那塊表還在不在,能不能賣給他。我當時最大的反應不是手表的問題,而是小鎮青年對生活提升感的理解——他能不能過上大城市哥們一樣的生活。

        4、當下哪些需求拐點發生了

        因為視野和精力有限,我可以將自己對需求拐點的判斷,看到的東西跟大家分享。

        一是抖音電商。抖音電商做的時間不長,但去年已經做到了6000億元(GMV)。這種勢能,基本上已沒有人能抑制了。抖音本地生活服務推出以來,增長速度也是十分驚人。未來新媒體環境、推廣方式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原來的電商是搜索電商,轉化過程復雜;推薦電商一下子把社會的底層需求放大、轉化了。我媽是抖音電商的重度用戶,經常在上面買東西,我有時候問她,買這些東西干嘛?她覺得有用。

        二是即時配送。即使配送對人們未來的生活影響會越來越大。大到什么程度?我認為未來所有年輕人家里應該不會囤貨。因為他們需要的任何東西,半小時都可以送達?,F在70分鐘、30分鐘能送到的東西基本都是標品,未來更多的非標品可以在30分鐘送到。這帶來的影響是什么?所有的商品規格會越做越小,一次用完就行了。

        三是一頓飯如何解決仍有很多想象力。外賣對中國消費者最大的影響,是阻斷了年輕一代繼承媽媽廚藝的可能。關于一頓飯如何方便地解決這件事,我覺得未來還有很多機會。自嗨鍋很明顯是一頓飯的解決方案,特別簡單,東西還不錯。

        3

        消費創業的壁壘:掌握經營控制點

        在消費行業創業,很多人會問,壁壘在哪里?我很關注這件事。什么叫有壁壘?我認為就是一家企業要有自己的經營控制點,你會別人不會,你有別人沒有。如果沒有經營控制點,誰都可以打你,離終點只是倒計時而已。

        1、經營控制點往往就是營銷點

        你的經營控制點往往就是你的營銷點。如果你沒有經營控制點,你去營銷都不知道該怎么做。你去營銷一定會講自己的經營控制點,你沒有經營控制點的話,你講什么?你都不知道該怎么講。

        尋找經營控制點,要去產業里(值得)模仿的地方看看。比如鴨脖這個產業,絕味鴨脖會說我是鴨王,上游的鴨子被我壟斷了;周黑鴨則掌握了充氮保鮮技術,它的設備很貴。這些都是它們的經營控制點。

        外賣渠道是佐大獅的經營控制點,別人很難跟我們競爭。我們稱之為內部戰略。2019年,我們內部的戰略就是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擴張。李嘉誠有句話,一家企業要有一門天塌下來都能賺錢的生意。只有這樣,你的企業才能長治久安、不斷發展。

        2、創始人基因決定經營控制點

        經營控制點有時候是由創始人的基因決定的。有的創始人是做渠道出身,渠道搞得好;有的創始人產品研發出身,產品研發搞得好;有的創始人營銷出身,營銷搞得好。如果連自己的經營控制點都搞不好,那就很難了。最可怕的是淪為價格戰、人情戰。

        為什么大家普遍看好元氣森林?因為元氣森林的產品是成癮的,客戶有黏性,復購率非常高?,F在的便利店,沒有元氣森林行不行?肯定不行。零售終端的冰柜里,元氣森林是個稀缺的位置,它對渠道有控制力。如果一個品牌對渠道沒有任何控制力,流量只會越來越貴。

        選擇賽道時,你要想一想,你的基因,你以往的經歷,到底有什么東西可以用來建立壁壘的?如果沒有,你恐怕沒有一天能睡好。最好的結果就是,你有極強的意志把別人都熬倒下了,你剩下來了。

        3、寡頭時代創業難有壁壘

        寡頭時代談創業壁壘很難,無論你做什么,如果巨頭看上了,它們都能做。

        互聯網時代,有一個鐵律:高頻打低頻。一個更高頻的APP,一定會吃掉更低頻的APP。因為手機裝載空間有限,人們只會保留和打開最高頻的APP。(巨頭為什么對)社區團購那么緊張?因為生鮮是一個極其高頻的東西,如果最終(人們養成了)通過社區團購購買產品(的習慣),其他產品社區團購都可以做。這是挑戰(巨頭)神經底線的東西。所以,巨頭氣勢洶洶地殺來了。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在一個沒有壁壘的行業里,尤其是大家認為規模就是壁壘的行業里,基本上就是血腥的舍命狂奔。團購大戰,外賣大戰時,競爭都以小時為單位。我們必須快速獲取信息,快速決策,吃飯靠外賣,基本上不太睡覺,床就在辦公室。明里暗里的商戰令人神經敏感,看到會議室里攝像頭動了一下,我都會拿塊布蓋上。那時候,大家身體基本都不太好。上個月聚會,我們聊什么?聊胃有沒有好一點。

        4

        消費是個慢行業,要有長跑心態

        真正做消費創業后,我發現消費其實是個慢行業。對互聯網來說,每年可能有百分之幾百的增長,對消費來講幾乎不太可能。

        1、消費是個慢行業

        飛機起飛曲線。我跟江小白創始人老陶(陶石泉)聊過幾次,讓他給我分享江小白的成功秘訣。老陶給我講了他體會最深的點——消費(創業)非常像一個飛機起飛曲線:起飛的時候很慢,一旦飛起來就會飛得很高。江小白從2011年開始,一直在做各種投放,但直到2015年,投了一部電視劇叫《好先生》,才火了起來。元氣森林也是如此,這個項目做爆之前,死了好多項目,它現在孵化的很多新項目,也不能保證百分百成功。

        荷花效應。滿池的荷花,你看了半天它就不開,20天時間開一半,剩下的一半一天開完了。消費,真的是個需要長期積累和沉淀的東西,做消費一定要有耐心。我非常相信:出來混是要還的。那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有些可能是致命的,將來是一定要還的。

        2、長跑心態,做時間的朋友

        消費(創業)要有長跑心態。

        (目前)整個消費賽道,90%以上的投資并不是在投消費,而是在投供應鏈。拉面館為什么能拿到這么多融資?基本邏輯是,拉面有機會成為中國的肯德基,這背后是供應鏈的標準化。所以,所有消費創業者先把供應鏈做好,供應鏈做不好先別談消費創業。

        品牌做的好的,一開始都是品牌等于品類,慢慢等于一種生活方式,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事情。

        產業布局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整合產業上下游需要大量的精力與經驗。像我們做拌飯醬,要從辣椒種子的研發開始,到辣椒的種植,然后到研發實驗室的配方,再到工廠的生產,然后到倉庫、物流等。最近火得一塌糊涂的中式糕點,像墨茉點心局,為什么會爆發?也是因為它的整個生產實現了標準量化,而門店,除了是賣東西的地方還是個秀場,它最強的還是量產能力。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創業有很多不確定性,但你要反復確定的是,你是否在跟時間做朋友。什么叫跟時間做朋友?第一,創業能沉淀下來的東西是否不斷生長;第二,你是否是在把一件事件做得更深、更寬,還是在不斷挖井;第三,時間越長,這件事是否確定性地越來越好。如果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堅持到最后;如果不是,趕緊壯士斷腕開辟新的方向。

        3、消費飽和時代,不在用戶心智層面的競爭都是徒勞

        講消費要講到用戶。

        現在年輕白領是什么心態?一是持續性不想上班,間歇性精神崩潰;二是送命式熬夜,馬后炮式養生;三個是做夢式想暴富,習慣性地被治愈。這些心態你不一定能看上(或理解),但你要去適應他們。

        下沉市場小鎮青年的心態也有意思。宜興開第一家奈雪的茶的時候,排隊都排爆了。剛開始我無法理解,現在我理解了,(宜興)房價低,時間比你多。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怕死,越來越想瘦。我們辦公室還有減肥紅黑榜,我女兒才6歲就渴望變白、變美,越來越多的人買功能性產品。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做品牌要做用戶心智,它是終極戰場。消費飽和時代,不在用戶心智層面競爭都是徒勞。你做廣告,做不到讓消費者知道你是什么,打再多廣告都是浪費。最近我們跟全家(便利店)聊,全家要收很高的條碼費,且每個產品要單獨收。什么樣的情況下能降低進場費呢?(你的品牌搶占了)用戶心智。用戶進這個店就是為了買(你的)東西,沒有我就不進去了。我買XX東西的時候肯定會想到你,你只要做到這個,渠道會為你降低進場費用。

        現在,營銷渠道非常分散,做決策也難。像我們,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知乎都要考慮,聚焦后怕錯過,稀釋后怕沒效果。營銷渠道分散、營銷費用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明確的心智(目標),做再多營銷都是浪費錢。

        怎么做用戶心智?最有效的辦法是畫心智地圖。

        第一步是窮盡所有的玩家,明確你的行業里,每個玩家到底想證明自己代表什么,如果你發現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代表什么。恭喜你,你可能在跟一群沒那么強的對手在玩。

        第二步是分析現有(競爭)形勢里有沒有空白的機會。

        第三步是分析(做用戶)心智到底有沒有用。不是看你喜不喜歡,而是看消費者是否聽得懂而且認為有意義。

        老干媽、海天等上一代調味品,強在萬能,老干媽靠一款產品擊穿了N個場景,海天的拳頭產品海天黃豆醬主打怎么吃都好吃。拌飯醬則經歷了下飯、有料兩個時代,再打下飯、有料,我認為沒有任何機會。一開始,我們的slogan打的是“名菜風味拌飯小醬”,當時我們內部認為很好。但我問了很多用戶,什么叫“名菜風味”,(用戶表示)聽不懂。所以我們重新定(用戶)心智,主打“一個人吃飯帶小醬”。

        品牌定位關鍵是回答三個問題:你是誰,有何不同,何以見得。這三個問題,非常靈魂的拷問。

        名字很重要,最好讓別人聽到品牌名馬上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不用問第二個問題。比如王小鹵就是做鹵味的,餓了么就是跟吃相關的;還有一個判斷點,名字要有品牌感。舉個例子,“張三麻辣燙”有品牌感嗎?明顯就是為了讓人們記住是做麻辣燙的,絕對不是品牌。

        有何不同,就是你對用戶有什么意義?如果你回答不上來就很尷尬,因為這個時代的用戶,根本沒有時間跟你交流,聽你解釋。我們面向零售的拌飯醬,起了一個新名字“帶小醬”,就是為了讓用戶知道我們是干嘛的,在任何地方都寫上,“一個人吃飯帶小醬”。

        4、產品是1,其他是0

        4P理論是最經典的營銷理論,只要4P理論理解的夠深,品牌一定能經營好。

        產品是1,其他是0,有了1才有后面的0,沒有1的話,后面有一萬個0也沒用。做消費的企業不重視產品,這家企業就廢了。創始人千萬不要幻想營銷可以代替一切?,F在,大部分做消費的都是ODM模式,這會導致產品系列很隨機,今年的產品跟去年的產品可能沒有任何關系。

        產品是你的價值觀的折射,如果完全靠ODM工廠,產品一定是不長期的。作為創業公司,用戶對我們公司的理解,無非是用我們的產品,當我們營銷和品牌做得少時,產品是我們與用戶接觸的唯一觸點。所以,對于創始人而言,對產品要求再高都是不會有錯的。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微笑曲線的兩端,一端是研發,一端是品牌。研發跟品牌是一家公司最大的價值所在,超過銷售、渠道等,研發和品牌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你一定要在產品上花功夫,要有研發邏輯,最好有研發實驗室。為什么佐大獅直到2021年才推出零售,因為我們用了1年時間做產品,不斷拜訪產業、不斷測試、不斷試吃,吃到胃里都是燒的。

        價格做得好就是戰略。把價格打下來做到極致,對拉新特別好用。自嗨鍋在這方面很厲害,它敢用9塊9作為引流款,它還有一堆變現款。消費品的超級打法就是這樣。我們現在還沒有膽識這么做,主要原因是我們SKU太窄了,一旦有引流款,變現款出不來就危險。那時候,你品牌沒出來,又沒有溢價,意味著你毛利比別人低,還怎么打?新消費品牌在價格上普遍存在挑戰。

        渠道有機會,但終局都一樣。所有做新消費品牌的企業,幾乎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找流量洼地。天貓興起做天貓,抖音起來進抖音,小紅書已經成了標準的種草平臺。的確有很多消費品牌靠流量紅利做了起來,比如完美日記。新渠道產生時,大家要保持敏感。我們創業做佐大獅,也得益于外賣渠道。我對渠道的觀點是,最終全渠道是每個品牌躲不過的歸宿。我長期看好線下流量,只有擁有屬于自己的線下流量、私域流量,才可能有一個長期的、良性的流量結構,否則命脈握在被人(抖音、快手等平臺)手里,成本越來越高,那是很痛苦的。

        有渠道才有營銷,營銷大多都是飛機起飛曲線。營銷的滲透建立在渠道滲透基礎之上,如果你沒有渠道的滲透,用戶買不到,或者無法高效地買到,你去營銷就是浪費錢。比如在分眾上狂砸廣告的妙可藍多,它是閉著眼睛砸的,但前提是貨鋪到了線下所有的零售終端。營銷滲透是一個長期的事情。所有的營銷都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創始人要有戰略定力。我不知道誰能在投了5000萬元后沒效果能坐得住的,反正我是坐不住。(弘章資本創始合伙人)翁怡諾說做品牌就像往一個池子里注水,每次注水池子的水位都在升高,到某一天才有可能溢出。做品牌營銷不代表水馬上就能溢出來,只有持續不斷地做,水才有可能溢出來。

        5

        創業的反思

        1、創業初期只做一件事

        這一點,我交了挺貴的學費。創業初很長一段時間,佐大獅總有一些創新業務在跑,現在這些業務都被我關掉了,或者以投資的形式賣掉了。因為兩三個業務同時并進,除了費錢,最主要的后果是發現自己的管理精力、戰略制定拖泥帶水,在核心的東西上不夠聚焦,又無法有決心在戰略性地區做一些事情。

        (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有一句話,越想越有道理。創業就像高臺跳水,動作越少,死亡率越低,動作越多,可能死的越快。因此,對于CEO而言,除非你某一塊業務已經非常成熟,甚至上市了,如果你這塊業務還沒到爆發期,還是要專注在一件事情上。

        2、找到自己的MVP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創業一定要找到自己的MVP(最簡化可實行產品),而且MVP最好是清晰的、盈利的。否則,就像是在沙灘上蓋大樓,蓋得越高倒得越快。

        如果你沒有MVP就去擴張,是非常危險的。對應到前面講的經營控制點,就是一定要搞清楚你的經營控制點是什么,MVP到底哪一層是最扎實的。其實就看兩件事,業務模型和財務模型。業務模型是否夠清楚,簡單可復制;財務模型是看它短期之內、長期來看,盈利點在哪里?

        3、不要輕易投入固定成本

        我曾經想到一個項目,當時覺得它對我們整個產業都有助力,決定投入。HR一個月招了50個研發,人力成本100-150萬元。兩三個月后,項目關掉了,開始裁員。對團隊來講,每一次裁員,不管裁多裁少,裁大裁小,都會影響大家的信心,都是對團隊的一次打擊。

        因此,現在只要不是戰略性的(項目),我們都會用第三方,派核心管理人員去操盤。在未確定之前,全部用最簡單、最普通的方式去做,等確定之后再進行投入,否則來得快去得也快。

        很多早期創業者會迷戀規模,一旦你進入這種節奏和邏輯的話,整個團隊的風氣都不太好,你一定要搞清楚長期經營的東西到底是什么。

        4、創始人要自己下場,團隊不要超配

        創始人下場的好處是什么?整個組織的反應會更迅捷、更明顯。如果中間有職業經理人,他會有很多的考慮,比如他的KPI、職業前途、人設、立場,辦公室地位……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要是創始人,很簡單,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能解決今天就解決。相反,如果搞一堆經理人,很多一線的東西和底層的東西你會了解的越來越少,你拿到的是二手信息,你離產品等會越來越遠。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創業初期,意愿大于能力。創業初期,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那么復雜,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團隊,意愿大于能力。價值觀正確、對公司忠誠、有創業意愿的人,比能力強但心不在公司的人更有價值。

        團隊管理和公司文化上,解決問題為導向,怎么簡單高效怎么來。我們公司內部是禁止寫PPT的,能用三句話講清楚的,就不要用一堆酷炫的東西給我看。當然,這個東西是見仁見智,其他公司未必喜歡這樣。

        團隊管理上,我們是十六字方針:創造夢想、達成共識、丑話當先和堅決執行。創造夢想是說我們做的這件事很大;在非此不可的事情上,我們要求在會議室就必須達成共識,不能開會時劃水,會后說不同意;

        丑話當先是說非此不可的事情上不能放松,比如銷售每天8家拜訪,你做不到我們是要喝西北風的。

        堅決執行很好理解,商戰如戰場,很多仗是要犧牲流血的,作為老大要有堅定的態度。

        5、要學習如何做好CEO或創始人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我一直問自己一個問題,如何做好一個公司的CEO?有沒有標準答案?有沒有能力模型?能力模型是什么?有一些心得。

        第一、CEO是定方向的人。有創始人說,我管理很扎實;有創始人說,我的產品研發很牛,但如果方向是錯的,所有的東西都抵過了。只要方向是對的,其他東西松一點是沒有問題的,最多是時間的快與慢,效率高一點低一點的問題。只有方向是生與死的問題。目前,我最關注兩個問題,品牌和產品力,賽道問題是前期就看清楚的問題,其他問題我基本不管,我的幾個合伙人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第二、保持與外界的交流。怎么確定方向是對的?你需要有充足的時間跟社會做信息對稱,看看大家的想法、感覺、狀態。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才能明白這個世界在發生什么,頭部(企業或品牌)在思考什么,行業發生了什么變化。如果在一口井里苦苦思考,你會成為自己的天花板,很難突破。我每個月甚至每個星期,都要安排與外界的溝通交流。

        第三、面對創業的不確定性,保持平穩心態。我自己是桌球愛好者。比賽中,大家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嗎?有人說是運氣,其實最重要的是心態。心態不好是打不了職業賽的。創業過程中,很多時候你會擔心企業會不會死了,是回去上班還是繼續創業?很多時候有這種噪音,會導致你焦慮、緊張,會非常干擾你的判斷。(美團創始人)王興說過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他說,你看對手,就像開車看反光鏡里的其他車,偶爾看他一眼,但你的視線還是聚焦在自己的車道上。

        第四、做好CEO有6件事要做。這6件事分別是制定戰略、組織配套、團隊與流程、管理好董事會、外部相關方和個人規范。這張圖,可以用來查漏補缺,你可以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有欠缺。但我認為,這6項里,公司戰略是最重要的。

        創業萬字長文:方向 比努力重要1000倍

        第五、利他主義,做有智慧的決策。在做關鍵決策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這是一個聰明的決策,還是一個智慧的決策?聰明的決策是,我在這件事情上有很多的收益。智慧的決策是,所有參與者在這件事上都有很多收益。你是一個精明的人,還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別人是能感覺得到的,有時候最大的智慧還是利他。

        標簽:
        瀏覽過本文章的用戶還瀏覽過
        SHAN善創始人Cece:功能性滋補品牌出圈靠B端打出飲品差異化

        敷最貴的面膜,熬最晚的夜,保溫杯里泡枸杞,啤酒杯里放黨參,這大概是多數90后的現狀,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調侃?新華社聯合京東健康等機構發...

        2022-11-16 標簽: SHAN善
        張光明:如何打造一款年輕人喜歡的健康食品

        2022年5月28日,第十八個世界腸道健康日前夕,熱心腸獎正式揭曉2022年度科學家2022年度產品經理獲獎名單。這是熱心腸研究院致力打造中國腸道領...

        2022-11-09 標簽: 張光明
        山海津品牌創始人凌波:重新定義中華米酒為山海津的使命

        酒,文明的見證者。從埃及的古墓壁畫到中國的酒器文物,酒伴隨著人類文明,融通東西,貫穿古今。它是耶穌的奉獻,拿破侖的柔情,趙光義的計謀...

        2022-11-06 標簽: 山海津 米酒
        黃天鵝創始人馮斌:開創可生食雞蛋新品類 領域世界冠軍

        創業是一場孤獨的旅程,人們很容易看到臺前的光鮮,但領導者的真正工作,往往隱匿在聚光燈背后。在無數個轉輾反側不為人知的日夜,那些決定咬...

        2022-11-06 標簽: 黃天鵝 馮斌 可生食雞蛋
        蜂蜜的作用與功效 調研報告 海參 餐飲設計公司 aqgy美食網 奶茶店加盟 沃柑 火鍋加盟 蜂蜜的作用與功效 食堂托管 贛南臍橙 撈汁小海鮮加盟 食品級甘氨酸 影視項目 養生網 國產嬰兒羊奶粉 那曲冬蟲夏草 宣威火腿 蛋糕培訓學校 水果店加盟 養生保健 健康養生產品 白酒招商 中醫養生 膏藥加工 注射器
        人妻天天操
        1. <dd id="iqy0r"><pre id="iqy0r"></pre></dd>

          1. <em id="iqy0r"></em>

            <th id="iqy0r"><pre id="iqy0r"><rt id="iqy0r"></rt></pr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