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輕族群與海外市場帶來的增長空間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沉市場中蘊藏的機會越來越受到關注。下沉市場因何具有廣闊的增長空間?現階段的增長點來源于何處?要如何抓住下沉市場的增長機會?
在FBIF2020食品飲料創新論壇上,數字100數據研究院院長鄭直先生圍繞以上三個問題為我們帶來了精彩分享,解析數字100如何借助自身精準樣本與技術平臺,把單一的調查數據轉化為三維立體的數據,并結合調研數據、行為數據與消費數據,引領我們洞察下沉市場的機遇。
亮點導讀:
從人口、時間、可支配收入三個角度來說,下沉市場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下沉市場的四大趨勢:第一,媒介趨勢,互聯網娛樂大爆發;第二,渠道趨勢,線上購物成主流;第三,是產品趨勢中的消費廣度大升級;第四,是產品趨勢中的消費品質微升級。
在下沉市場,線下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匱乏的。這種匱乏會導致什么?特別是在疫情階段,會導致線上的爆發。
營銷建議:產品上要更多地豐富市場品類,豐富微升級單品;渠道上“三大綜合電商+拼購電商+短視頻+特賣”,布局線下的路邊渠道;傳播上是借助娛樂類產品,結合娛樂化內容去做傳播。
01
下沉市場的增長空間
首先,我想給大家講一下為何關注下沉市場。下沉市場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特別是在疫情階段,我相信今年上半年生意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一季度GDP下滑了6.8%,二季度預測值有望轉正,達到2%-3%左右,如果不發生大變化的話,全年預測會在1%-3%的范圍內。
即便是這樣的數字,對比過往也有非常大的下降?,F在中國的疫情得到控制,大家最關心的是:下半年以及未來的一段時間,增長要從哪兒來?
從增長機會來看,我們一直都在關注三個領域的增長:年輕族群、下沉市場和海外市場。非常不幸的是,在這三個增長點中,有兩個增長點,無論是在長期還是在中期都出現了一點問題,比如海外市場。海外疫情現在爆發很嚴重,而且國際關系越來越復雜,想去做海外生意比以前難度更大了。年輕族群在中期來看,受疫情影響也是比較大的,現在發生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原來的個體消費轉向了家庭消費:你出不去了,無法到線下娛樂;現在剛剛開始恢復,但復蘇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下沉市場受到影響的面相對小。在中國的疫情發展中,下沉市場相對受到影響幅度是比較小的,而且隨著疫情,下沉市場中的消費者普遍開始觸網,甚至形成了一種反彈的大趨勢。因此,下沉市場是這三個增長點最有機會的,這也是為什么今天選擇與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有關下沉市場的。
下沉市場到底有多深?從三線以下的地方都叫下沉市場,三線是地級市,四線是縣,五線是鎮,六線是村,最低就到六線了,三至六線市場,這是維基百科的定義。
下沉市場非常重要,空間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人口。一、二線城市總量只有49個,右側的數據大家可以看一下,從地級市到鄉的數量是多少,為什么我們今天的主題叫“十億民生”?下沉市場的人口總量為十億,占中國所有人口量的71%以上,幾乎等于三個美國的人口了,而且移動網民數量達到74%,幾乎占到中國人口的絕大部分,所以人口量很大。
第二,消費時間、消費力?,F在講消費力不僅僅是錢的消費力,還包括時間消費力,下沉市場消費者時間是非常多的,每天用在娛樂和輔導孩子、購物和做家務的時間是遠超一二線城市的。一二線城市的人的時間花在學習與交通上,娛樂時間相對有限。下沉市場消費者有大把時間用于消費。
第三,相對充足的錢。為什么是“相對”?數字100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到一二線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去掉房貸、車貸大概7800元,三四線城市,即地級市、縣4200元,鎮與村是3500元,其實還是少很多的,所以就叫相對充足。為什么叫做相對?因為確實少很多,為何是充足?不要忽略兩點,一是下沉市場人們買房的壓力很小,大部分是家里給買房或與家長同住,43%與父母同住,一二線比例只有27%。二是物價比較低,如果一二線城市的人去掉交通成本以及租房費用,在真正的消費花費上比三線城市高,但高不出來太多。
因此從有人、有時間、有錢這三個角度來說,三四線下沉市場有很大空間。
那么這十億人的生意要怎么做?我們如何利用好這十億人做未來的增長?
02
下沉市場趨勢洞察
我們今天的分享采用什么樣的方法論?采用什么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是營銷創新論壇,我們的一些洞察方法、手段也會更加數字化。
這是下沉市場的三維洞察圖。下沉市場如何研究?我們看一個市場時,不能只是看一維數據,我們會選擇三個維度的數據來看。
第一,我們會研究下沉市場的人,他的態度數據,也就是他想什么,包括他平時的生活形態、消費形態以及需求形態;
第二是行為數據,他每天做什么,用的是監測方式,比如他使用什么APP,每天的打開頻率,使用時長和消耗時間,這可以反映他的生活狀態以及花時間在什么地方;
第三是消費數據,他買什么,比如品牌偏好、品類偏好以及賬單數據。如果我們有了一個市場和一個人群的態度數據、行為數據和消費數據,我們就可以透視這個人的全域。有了這樣一個立體洞察就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個市場,這是整個方法論。
通過立體洞察我們發現下沉市場的四大趨勢:
第一,媒介趨勢,互聯網娛樂大爆發;
第二,渠道趨勢,線上購物成主流;
第三,產品趨勢中的消費廣度大升級;
第四,產品趨勢中的消費品質微升級。
我們一個個給大家剖析一下這四個趨勢代表什么。
互聯網娛樂大爆發,會更多地應用到行為數據和一些態度數據。
首先是態度數據。這是我們的一些會員上傳的家鄉當地的圖片,也就是他的生活環境。從上到下是高線城市到低線城市的圖。
這是一個縣,很典型的特點就是這個縣上只有一個“購物中心”,這是一個打引號的“購物中心”,你們去的話不會認為這是購物中心,只是相對比較大的商業體,里邊會有肯德基,但一個縣只有一個,它能覆蓋整個縣的人口,商圈輻射范圍很大。
遍地都是電動車專賣店、移動專賣店、OV專賣店,當地門市很多,線下的商業基本以門市為主,這是典型的縣。
再往下,一個鎮基本全是門市,這是線下的商業體。
這是南方的鎮三角鎮,也有一個購物中心萬家,非常巧的是三角鎮一年120億等于前面高陽縣GDP,南方的鎮幾乎等同于北方一個縣的水平,縣的一個典型特征是有一個“購物中心”。
這是廣東中山市的新農村,也是以門市為主,我們剛才看的是很下沉的,如果看三線城市,比如宜昌市(下圖),它的硬件很發達,有萬達;到了地級市,有萬達是很常見的一件事。
通過這樣一個調查,可以看到一個現象:下沉市場都有購物中心,即便是線下門市也是可以的,所以他們的硬件都還不錯,購物、酒店都不錯,甚至有的是四星級酒店;住宅有高檔小區。但線下軟件太差了,娛樂、餐飲、時尚、休閑很少,他們最主要的休閑方式是KTV,還不是量販式KTV,是另外一種KTV,所以線下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匱乏的。這種匱乏會導致什么?特別是在疫情階段,會導致線上的爆發。
我們以數據為證,看線上是如何爆發的。這是行為監測的數據,所有APP使用情況的TGI指數,大于1就代表這個級別城市使用的人更多,小于1代表使用的人更少,圈出的是下沉城市比較強勢的區域,全部都是娛樂類產品。大家比較熟悉的短視頻、數字閱讀、直播、音樂、拍攝美化、手機游戲、網絡K歌,而一二線強勢地區是生鮮電商、房產、打車、出行、旅游、本地生活、求職招聘、金融理財、微店、新聞資訊,大多數與票子和房子相關,賺房子和票子比較累時去旅旅游,去生鮮電商改善一下生活。
下沉城市的人時間很多,無處安放,因此花很多時間在娛樂上,從屬性上來看,一線城市更多的人使用節省時間的產品,下線城市使用打發時間的產品。
最右側的是K12和學前教育,與疫情期間大家無法上課有關,畢竟一線城市的人以前還有一些線下方式。當然下沉城市的人有孩子的比較多,一線城市很多人還沒有孩子。
這些都是下線城市比較典型的APP,比如探探、最右、王者榮耀、開心消消樂、歡樂斗地主、七貓小說,滲透率已經3%-5%左右,在下沉城市算是很多了。從小說內容來看,男生頻道是異界修仙,女生頻道是穿越宮斗、霸道總裁,還有經營勵志頻道書籍,比如《一生三會,會說話、會做人、會做事》,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開玩笑說是比較娛樂化。
第一個趨勢,互聯網娛樂大爆發給我們的啟示,因為他們的線下生活方式匱乏,導致越下沉的地方網絡就越發達,我們要使用互聯網娛樂產品去觸達和影響下沉客戶,傳播的內容與產品都要娛樂化一點,才能更符合他們的需求和生活方式,這是與媒介相關的。
我們再看通過多維調查,我們與渠道相關的是線上購物,下線城市有這么大嗎?這是電商APP使用TGI指數,一二線、三四線、五六線是沒有區別的。
我們來看一下他們使用什么APP和渠道購物,很明顯,下沉市場使用的種類比較少一點,但淘寶、京東、天貓、拼多多是沒有差異的,這些綜合類的電商沒有差異。下沉市場更喜歡使用京喜、淘寶特價、唯品會、小紅書,上線城市就更多了,比如永輝超市、京東生鮮、Owhat等。
再看數據:越往左一二線城市越強勢,越往右三四線城市越強勢,拼購電商比較多,綜合電商不弱,TGI甚至略高一點。而一二線城市生鮮、精選和海淘電商比較多一點,因此想要觸達下線城市的話,應該多使用綜合和拼購電商。
還有一個,短視頻平臺,會高那么一點點。短視頻現在也是有購物的,像快手、抖音在下沉市場的TGI會更高一點,唯品會屬于特賣電商,因為它價格便宜,所以在下沉城市比較好,因此我們要關注帶有娛樂屬性的短視頻電商,具有便宜屬性的特賣電商。
那是不是只關注電商就好了?下沉城市強勢的還有三個類型的渠道:小賣店、路邊攤和集市。路邊攤,我們現在講地攤經濟,但不光是地攤,我稱之為路邊經濟。下沉市場的圖全部都是門市,路邊非常繁華,購物中心很少,我們抓線下渠道一定要抓住路邊經濟。
大超市大賣場,在下線城市滲透率比較低,線下很匱乏,居民有強烈的愿望,要有更好更高檔的購物場所,因此就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我們看到路邊經濟,蜜雪冰城,在下線城市發展得很好,全靠路邊經濟。
還有黃岡萬達開業,涌入22萬人,黃岡市總人口600萬,市區人口也就三四百萬的水平,當天5%的人都去了萬達,這是一種什么現象?說明下沉市場消費者對線下的升級也有很強的呼聲。
因此我們從第二趨勢,線上購物成主流得到一個啟示:做下沉市場,要優先布局三大綜合電商和拼購電商,適當關注短視頻和特賣電商,線下一定要發展路邊經濟,這是渠道的特點。
我們再看一下產品,產品有兩個點,一個是消費廣度大升級。什么叫消費廣度升級?我們采用了這樣一種方式,我們研究消費數據時,研究了11個子類和57個大類,從當前的滲透率到未來的增長力去看不同品項的分布方式,在未來增長力方面,哪些品類或有多少品類是有發展潛力的。
這是57個子類。我們對比一下,發現不用管具體是什么,就看形態,就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越往下沉城市,很多品類的增長空間是越來越大的。隨便舉幾個例子,碳酸飲料在五六線城市是未來高增長品類,乳品在下沉城市增長空間比較大的是常溫乳品,在一二線城市增長空間比較大的是低溫乳品,這里邊還有沖調品類、酒品類、休閑食品品類以及方便食品品類。
就消費廣度來說,我們的啟示是:生活方式的匱乏不僅僅體現在線下娛樂上,產品品類上也是比較單一與匱乏的,未來呼喚的是廣度的升級;不是深度升級,不是更加高檔,而是更加多樣化。從原來不吃牛肉,到現在吃牛肉,甚至到吃牛排的變化,原來沒有的東西可以給,到讓他吃得更豐富。
最后與產品相關的是消費品質的微升級。
這是不同城市的痛點地圖,一二線城市抱怨產品少,永遠不知足;三四線城市對產品品質已經有諸多槽點;五六線城市卻認為價格貴。所以對于價格的要求以外,對產品的升級也有一定的要求了。
從需求地圖來看,不論是三四線還是五六線城市,都對性價比有比較高的要求。產品要變得好,同時還要保障比較高的性價比。
下沉市場比較受歡迎的產品,第一是老產品,比如康師傅、冰紅茶、農夫山泉、統一冰紅茶;第二是2.0微升級的產品,小茗同學、茶π、百歲山,但過度升級的不受歡迎,比如唯他可可,還有無糖的東方樹葉是很老的產品了,下線城市接受不了,他們要更好喝的,而不是更健康的。
品質的微升級對于我們的啟示是,我們要注意升級幅度,切勿走向高品質升級,保持便宜的微升級是最適合下沉市場的。
03
如何抓住下沉市場機會?
整個升級邏輯是這樣的: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好,從好到少。下沉城市在從有到多的階段,一二線城市是更好的階段,只有一二線城市的精英在呼喚更少。
最后,總結一下四大營銷趨勢,并提出建議:產品上要更多地豐富市場品類,豐富微升級單品,渠道上“三大綜合電商+拼購電商+短視頻+特賣”,布局線下的路邊渠道,傳播上是娛樂化產品,結合娛樂化內容去做傳播。
在過去的一年里,因為疫情的影響,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度顯著提高。專家表示,健康口味的配方應該大膽嘗試創新的組合和形式。通過將健康口味整...
2022-11-11 標簽: 飲料11月9日,Innova市場洞察發布2023年全球食品飲料十大趨勢。重新定義價值(Redefining Value)位列十大趨勢之首。Innova進行的全球消費者調研...
2022-11-11 標簽: Innova 食品 飲料ADM發布了第三次全球消費趨勢年度展望,這些趨勢將塑造食品、飲料和動物營養行業并推動未來幾年的市場增長。ADM 確定了七個趨勢,詳細介紹了...
2022-11-09 標簽: ADM 食品 飲料免費加入讀者群